在发生过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中,但凡涉及巨额虚增利润的公司都无一例外地伴随着总资产的大幅增长。比如乐视网总资产从2010年起到总资产达到峰值时的2016年底,总资产年复合增长率为78%。虚增资产和利润的最终目的是圈进更多的钱。总资产的异常增长不是虚增利润的充分条件,但一般情况下是虚增利润的必要条件,可以作为判断企业虚增利润的提示性指标。心无旁骛14:恩捷股份总资产和净利润增长太过异常,且利润率明显高过同业星源材质,造假的嫌疑很大。马靖昊:保持怀疑的态度去看上市公司财报,值得提倡!不少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在资产中夸大存货和在建工程,存货难以计量,在建工程向投资者表示本年大部分经营成果又投入到增加的再投资和资产扩充里了,非但一抹造假的谎言,还给公司营造出业绩上升的未来预期。这些公司往往账面上财富惊天,但真要让它拿出几个亿的现金,对不起,真没有。
【如何分析在建工程项目的合理性】企业为了扩大再生产,一般是会加快在建工程完工速度的,而且在建工程结转为固定资产后,还可以通过固定资产折旧抵扣所得税。但是就有一些企业,在建工程就像三峡工程一样,几年都不完工,而且年年还在增加。这么做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工程项目是虚假的,二是迟迟不转固定资产,不仅可以不计提折旧,而且还便于将各种费用装进在建工程,虚增当期盈利。诸葛拙愚:有些上市公司一直在玩命的扩建,几百亿的在建工程,后来在建工程转固后计提折旧导致连年亏损。这类企业就算不造假也要警惕。企业虚增在建工程(日后的固定资产)就会导致长期资产占比大的异常情况,从而固定资产周转率(或长期资产周转率)会变得很慢。我们可以通过和企业以前年度或者同行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占比进行比对,如果发现很难解释的异常,多半就是该企业在建工程造假了。
【如何分析固定资产的合理性】如果一家企业每年账面收入、利润都在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也一直没有停止,但其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创利能力等指标低于同类公司,相同的产值、盈利其固定资产投入是其他公司的几倍,极有可能这家企业固定资产项目存在虚构,其目的是为了平衡利润表中虚增的收入、利润。走南闯北的客人:马老师,如何通过财报判断固定资产造假吗?马靖昊:举个例子吧,比如某家医药上市公司好像吃了啥神药仙丹,三年内净利润翻了接近4倍,它的固定资产周转天数每年都在上升,远比同行医药公司高得多。而且在数额上,它的固定资产居然和一家在营收上比它大6-8倍的同行业公司差不多,难道同行的固定资产在生产上就这么不卖力,你说奇怪不奇怪。
事实上在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财务造假的时候,资产负债表才是最重要的。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是最常见的藏污纳垢的地方,甚至货币资金都不靠谱,而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也是最容易暴雷的地方。因此,资产质量的分析是判断财务造假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你会发现,只要造假,任何资产都存在虚增的可能。同样,只要虚增就会有异常信息,如用电量、运输费用与产品销量是否存在匹配性、产能与销量是否存在匹配性、人均创收创利与企业地位是否存在匹配性,等等。白云深处是故乡smy:粉饰的太多,可惜用电量这些,财报上不容易看见。就是那个黄榕榕呀:想起做风控的时候,收取企业水电费收据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不过CPA就是不改名:@你看看我眼不眼熟 看看马靖昊的微博找灵感。总之,一定要结合资产来判断是否存在财务造假,这是根本点。只有资产质量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净利润才是可信的;资产肿胀下的净利润是不可信的。
一家没有进行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所应具有的特征:1.每年缴税都是足额的,几无拖欠情况发生;2.资产负债表上现金数额充足,不差钱;3.应收项目占比较低;4.存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商誉,都没有大级别的变动,资产负债表结构较为稳定;5.人员扩张与业务增长匹配;6.现金流健康,每年经营性现金流都超过利润;7.资本化支出较少;8.关联交易不多。jackchatty游过彼岸:稳定的分红,分红比例占净利润的30%以上。
马靖昊:有道理!举个例子:辅仁药业从1997年上市至2018年,从未分红,号称A股中的铁公鸡,其实真实原因是没钱分红。后来,可能自己憋不住了,终于宣布要给韭菜们分红了,但账上却只有区区378万元可用资金,没法完成6272万元现金分红的划转,真是蠢到忘记自己造假了。财务造假暴雷的方式有很多,但被分红玩死自己的恐怕只此一家。
有些审计报告的作用可以说跟厕纸是一个级别,是用来“擦屁股”用的
会计相面术
马靖昊:会计五行及其相生相克关系!
商誉就是“买贵了的金额”!